本文目录一览:
- 1、中医基础类课程资源分享(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
- 2、普通人如何学中医(学中医应该从哪开始)
- 3、盛振文主要著作和科研成果
- 4、2019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复习的课程复习顺序哪样最好?
- 5、执业医师考试都考哪几门?
- 6、中医光盘在那里可以买到?
中医基础类课程资源分享(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
1、李德新教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共75讲,提供教学示范。 郑洪新教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包含60讲,完整版。 郭霞珍教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共65讲,完整版。
2、B站中医学习资源潘毅《中医基础理论》:讲解条理清晰、深入浅出,适合中医初学者打基础。该课程从中医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入手,逐步引导学习者构建中医知识体系,为后续深入学习奠定坚实基础。朱文峰《中医诊断学》:内容系统全面,注重思维培养。
3、在百度网盘能够下载潘毅的中医一年通课程。中医一年通是关于中医知识体系的构建,潘毅老师说,其核心就是《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和《中医内科学》这些学科,《内科学》是上面四门的组合。
4、中医学专业课程资料主要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与经典课程、中药学与方剂学、中医临床技能培养以及现代医学基础课程等相关教材或教学资料。中医基础理论与经典课程:这类课程资料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内经选读》和《伤寒论选读》等。

普通人如何学中医(学中医应该从哪开始)
1、明确学习方向根据目标确定学习深度:日常保健方向:掌握基础理论(如阴阳五行、气血津液)和实用技能(如四诊、八纲辨证),阅读《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等教材,学习艾灸、推拿等技法,可参加线下培训班或线上课程。
2、内经选读(内经讲义):了解中医的经典理论源头。伤寒论选读(伤寒论讲义):学习张仲景的伤寒学说,掌握六经辨证。金匮要略(金匮要略讲义):学习杂病的中医诊疗方法。温病学:了解温热病的中医治法。
3、学习中医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始:通过正规中医院校学习 系统学习专业教材:应从《中医基础理论》开始,逐步学习《中药学》、《针灸学》、《中医诊断学》等专业课程,进而深入到《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眼科学》等临床学科。
4、学习中药学:中药是中医使用的重要治疗手段。学习中药学可以帮助您了解中药的药性、功能、用法等。您可以通过阅读专业的中药学教材以及各种中药的药性功效了解中药的疗效。 深入了解中医经方:中医经方是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包括方剂和单味药等。
5、启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第一步首先要勾起兴趣,由一些比较有趣的中医故事入门。一来提高兴趣,二来接触一些中医基本知识。
盛振文主要著作和科研成果
1、盛振文的主要著作与科研成果如下:著作: 2004年,主编《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 参与编写《中医基础理论》。 参与编写电视教材《人体解剖学运动系》。 2006年,参与编写《大学生择业与就业指导教程》。 2007年,主编《大学生就业指导》。
2、盛振文主要著作与科研成果如下:著作方面,盛振文在2004年主编了《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并参与了《中医基础理论》(担任副主编)以及电视教材《人体解剖学运动系》(担任副主编)的编写。在2006年,他又参与编写了《大学生择业与就业指导教程》(担任副主编)。2007年,他主编了《大学生就业指导》一书。
2019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复习的课程复习顺序哪样最好?
基础阶段:首先,复习好基础科目:中基、中诊、中药、方剂。其次,临床科目:中医内外妇儿、诊基、西内、传染病。实践技能操作复习:重点把握中医内外妇儿的辨证论治、针灸腧穴的定位、诊基的操作,西内理解记忆。冲刺阶段:重新梳理基础阶段的科目,牢记老师提示的核心知识点。突击伦理、法规。
第1步,粗看 买好教材或课件后,先细看目录,分析各章节之间是什么联系,是总分总,还是总分分。目录如同骨架,先看清看全它,判别它是青蛙,还是恐龙。接着按章节翻看,弄清难易点各在何处,其大致比例如何。容易的,理解就行了;难的,先放一下,下一轮再看。
了解分数线与通过标准固定分数线:执业医师:360分。执业助理医师:180分。成绩查询:考试结束后约1个月公布成绩,登录国家医学考试网查询。调整心态与应试技巧心理建设:避免因首次考试失利产生焦虑,将二试视为全新机会。每日进行10分钟深呼吸或冥想,缓解压力。
二是知识点较多,需要掌握的时间比较长,开始学习的时候,时间肯定是比较充足的,所以需要先学习临床科目。争取在2019年4月份完成一遍临床课程的学习,这期间一定要一边听课,一边做题,因为这样可以更好的加强巩固知识点。
昭昭医考团队独创了一套三段式复习教学法,这套方法包括三个步骤:首先建立系统框架,确保所有考点贯通;其次简化和形象化考点,利用图表记忆法帮助记忆,同时突出重点考点,加深记忆;最后精准把握出题方向和考试要点,考前重温领会考试精髓。
执业医师考试都考哪几门?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 第一单元:主要有四个内容—中医基础、中药、方剂和中医诊断,分数分别是40、40、40、30.第二单元:主要五个内容—西医内科、西医诊断、医学伦理、传染病、卫生法规,其所占分数分别是50、31315 第三单元:主要内容有2个——中医内科和针灸。分数分别是80、70。
执业医师考试分为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两部分,其中医学综合笔试涉及16门学科。具体说明如下:实践技能考试实践技能考试是执业医师考试的第一阶段,主要考查考生在实际临床场景中的操作能力和临床思维。考试内容通常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基本操作技能以及临床答辩等环节。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分为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两部分。实践技能考试:主要考察考生的临床操作技能和医学实践能力,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基本操作、临床思维与决策等方面的内容。医学综合笔试:主要考察考生对医学基础理论知识、临床专业知识以及医学相关法律法规的掌握程度。
医师资格考试分为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两部分,医学综合笔试中不同类别考试单元和题量不同,但未明确提及具体考试“门数”,若以考试阶段和综合笔试类别来理解,可认为主要涉及实践技能“1门”和医学综合笔试“2类(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相关考试。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主要考四门科目,分别是基础医学综合、医学人文综合、临床医学综合、预防医学综合。基础医学综合,包括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等内容,这些都是医学的基础学科,考试重点在于考查医学基本理论知识。
执业医师考试总分为600分(执业总分600分,600道单项选择题)。具体多少分能过,每一年都不相同。考试科目及分值所占比例 公共科目、基础科目、临床科目三个版块:公共科目:卫生法规、预防医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10%。分值60分。基础科目:生理、病理、药理、生化、微免疫,15%。分值90分。
中医光盘在那里可以买到?
除了新华都,您也可以考虑去泉州的一些其他书店,比如新华书店、泉州市图书馆,甚至是一些私人诊所和中医馆,他们或许会有您需要的书籍或光盘。现在网络资源也非常丰富,如果您实在找不到实体店铺,也可以尝试在线购买,比如京东、当当网、亚马逊等网站,这些平台通常会有更全面的商品选择。
《内蒙古中医药》创刊于1982年,是由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内蒙古自治区中蒙医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本刊立足本区、服务全国,面向基层,注重临床,是中医药及其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科研、教学、临床工作应用的重要参考文献。
“武术健身”网站有售光盘,可查。两书大同小异,个人认为后者比前者好。《强身气功》主要介绍了丹田功。静坐意守丹田,产生气团后再运转扩大至腹腔;在此基础上练丹田动功,巩固之。另外还有桩功,马步桩、类似意拳的养生桩,少林豹虎鹤龙蛇五桩,属于易筋经,依次练习很有效果。
中国中医院出版社更好。建议买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不管是笔试还是实践技能,都看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书比较好,因为那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惟一推荐用书,实践可以看后面的光盘。
我是郑州人,我已经买了一套《黄帝内经》了,共两本:《素问》和《灵枢》,在郑州市购书中心中医理论部,加起来也就二十五六块。我相信不管你在哪里,有大一点的书店就能找到。
发表评论